“谣盐”造势,中国人一夜之间成了“盐荒子孙”
昨天晚上开始全国各地开始发生谣言,于是拉开了中国盐荒的序幕!
“谣盐”造势
“谣盐”一词来自3月17日《钱江晚报》和《安徽商报》的头版头条。盐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起了不可或缺的角色,然而直到今天才能抬起腰杆做 “盐”。中国人一夜之间成了“盐荒子孙” 。一小时之内“盐、地震”串至百度搜索榜第一位。淘宝卖家3小时卖盐冲冠。各种“盐论”纷纷诞生,一句“满城尽断食用盐”,一句“千年修得同船渡,无盐对 面手难牵”,多少调侃尽在不言中。
相较1988年的抢购食品恐慌,今天的食用盐抢购更多并非来自于危机感,而是感受一种聚会形式的狂欢。每个寂寞的人在一种突兀的流行中,感受到欢喜。抢不起IPAD,还不让抢盐玩啊!各种不同的段子,也争相浮出水面,3月17日,全民愚乐达到巅峰。
最近日本地震海啸造成核泄漏引起全球关注,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影响,我不知道。但已经对我们沿海地区的几个城市造成影响了——盐荒!
现在网上疯传“炒盐”。不知道是不是哪位砖家透露,传言核泄露污染海水,以后没盐吃了。现在大家疯狂购盐,都是几十袋,整箱的买,一些超市跟商店盐都脱销 了。一些地方的盐价也自然而然的被炒了上去,本来1、2块一包的盐,现在十块二十块都难买到,一些人还托人从外地买。
真的是核污染要没盐吃了呢,还是一些商家借机赚钱呢,我不知道。但是“炒盐”事情已经说明日本核泄露已经对一些人造成影响了,而且引起不小的社会不良反应,“炒盐”的热潮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。
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古时后盐税占朝廷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,所以说盐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。政府这时候应该站出来平息这场风波,科学的解释核泄露可能对 我国造成的影响,安抚民众,避免因核泄露和盐荒引起恐慌;调控好市场,防止不良商家的乘机倒卖,哄抬物价;通过舆论,引导大众认清事态,合理买盐。
依本人愚见,盐炒不了多久,盐荒也持续不了多久。虽然核泄露对我们的影响还不得而知,但盐做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市场上的供应量肯定是足够的,盐荒只是暂时的,多半还是有心人的炒作。
细察之,不知从何时起,沿海地区就陆续传出“日本地震核辐射将污染海水”、“被污染的海盐吃不得”和“吃碘盐可以防核辐射”等消息,很短的时间内,这些消 息像病毒一样蔓延了整个中国。在广东先知和浙江先知的预言下,被大量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涌进超市、商店,将能够看到的碘盐抢购一空,更有甚者“围攻”了当 地的盐业公司,大有“日本地震我不震,日本未乱我先乱”的态势。
但是,这种子虚乌有的恐慌,真有必要吗?真有吗???真有吗???真有吗???
首先来看谣言的起因。据可靠的市井流言称,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,遭受辐射的海水不断流动,将污染整个海域。海水被污染了,那么人们吃的盐、海产品还安 全吗?于是乎,临海的广东、浙江等地居民开始大量采购碘盐。聪明的、有先见之明的浙商和粤商一眼就看出了其中蕴含的商机,一边囤积货源,一边放风“碘盐能 防核辐射”、“盐要涨价”,更有甚者不远千里到内陆地区大肆采购,将“盐荒”风吹遍了整个中国。
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碘盐真的有防核辐射的作用?中国真的缺盐了?其一,人们哄抢碘盐和海产品的原因主要是“听说”其中的“碘”元素可以“防核辐 射”,但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称,“碘”元素既不是“辐射解毒剂”,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,盲目补充碘元素导致过量还会患上高碘性甲亢。其二,中国缺盐?稍 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,人们食用的盐多是出自盐井或者盐矿,只有沿海少数地区的盐是海盐,大部分的海盐都是工业用盐。因为“盐荒”, 专门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。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:察尔汗盐湖中的盐足够国人吃上数千年;重庆周边的四川自贡是自古以来的盐都;四川遂宁的死海中的盐让水 的密度大于了人体的平均密度,得以“死海不死”之名;即使就在重庆,合川也是产盐大户;重庆盐业部门也发出公告说,重庆目前食盐库存充足,可供30多天; 更有网友夸张地宣称“中国内陆有足够把全世界的人做成腊肉的盐”。其三,日本地震导致的“核辐射”真的能够影响到中国大地?在有些人的逻辑中,核辐射辐射 了海水、辐射了大气中的微粒,随着海水的流动和大气环流,整个世界都有可能遭受核辐射的“光顾”,而就在日本附近的中国肯定首当其中。但事实上,日本地震 导致的核辐射距离我们还相当遥远,做个对比,如果发生在日本的核辐射能够波及到我们周边,那么当年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时候,中国就已经被辐射了;同 样,如果核辐射的覆盖范围有如此之广,哪个国家还敢在自己本土进行核试验?而且,据说日本地震产生的核辐射对中国人的危害,还远不及就在我们身边一个正在 燃烧,烟雾缭绕的烟头。因此,不仅是“恐核”还是“恐盐”都没有必要。
“盐荒”未到,“人慌”却至。为何国人会被如此一个荒谬至极的谣言弄得人心惶惶,为何人们宁愿相信市井间流传的谣言,却不愿意在政府的宣传下打消抢 盐、囤盐的想法。回顾近几年的历史,不难发现“抢盐.exe2011版”并非首例,早在1988年和2003年,“盐”就分别因为物价上涨和非典成为“香 饽饽”,盐荒之势直逼洛阳纸贵。盐如是、南瓜如是、板蓝根易如是。似乎中国的民众受不得丁点儿诱导,稍有风吹草动,消息就会以几何级速度蔓延,造成全国性 恐慌。好在在发改委等政府有关部门和盐业公司的翰旋下,无论是“盐荒”还是“人慌”都已经逐渐平息,多数群众都能够对政府投信任票,识破“谣盐”。
毋庸置疑,和历史上的多次“X荒”一样,“盐荒”这个伪命题势必将无疾而终,但其造成的社会影响的确值得深思。至于说“‘盐荒’是小日本转移核泄漏视线的祸水东移之计”之类的说法,权作茶余饭后谈资,留待事实证明罢。